文 |地缘历史档案
编辑|地缘历史档案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你可能从来没听过她的名字,但如果你认真看完这个故事,你会明白一个人到底能有多大的力量。她不是军人,也不是外交家。她没有官职,也没背景。
展开剩余87%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人,但她却把日本政府拖上了法庭,在东京地方法院里,第一次让日本司法机构承认了细菌战的历史事实。
她叫王选。她用十年时间,把当年731部队做过的事,一点一滴摆在了世界面前。她没有枪,也没有刀,只有一支笔和一颗不肯低头的心。
王选出生在上海,1952年。她的父亲是上海高等法院的法官。她从小听父亲说自己家乡的事——浙江义乌崇山村,四十年代,日军在那里投放了细菌。
她十三岁的叔叔死于鼠疫,死的时候全身溃烂,没有医生,也没有药。她听得懂这些话,但那时,她还不明白那意味着什么。
直到1970年,她17岁,作为知青被送回了义乌插队。她没想到,自己小时候听说的那些事情,全都是真的,而且比她想的还要严重。
村里很多老人走路一瘸一拐,脚烂得连鞋都穿不了。他们管那种病叫“烂脚病”。不是普通的溃烂,是从骨头里烂出来的,一旦发作,整个人没几天就完了。
王选当时住在村里,跟村民一起下地干活,一起吃饭。有一次她亲眼看到一个老人把脚剁了,用柴火烧伤口止血,然后在屋后跪着哭,说“还不如死了干净”。
那一刻,她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痛到骨子里的屈辱。但她也不知道,自己未来会跟这段历史死磕一辈子。
1973年,她被推荐到杭州大学学英语,毕业后回义乌教书。她的人生看上去已经走上了“体制内”的道路。但1987年,她又做了一个当时很少人敢做的决定——留学日本。
她去筑波大学读教育学。生活不容易,学费、房租、打工、写论文,每天都在忙。但她从没想过在日本找麻烦。她只是想安安静静读书。
直到1994年,她回义乌探亲。她的堂叔王焕斌告诉她,村民们正在筹划起诉日本政府,要求为细菌战负责。他们希望她在日本能帮忙搭个桥,找找支持者。
她没答应。也没拒绝。只是点了点头,说:“我看看吧。”但就是这句“我看看”,把她从一个普通留学生,变成了一场跨国诉讼的团长。
1995年8月3日,她在日本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:731部队国际研讨会在东京召开,日方有成员去过崇山村调查鼠疫。上面写着“村民代表王焕斌”。
她一下子愣住了。她知道,事情已经开始了,而且是认真的。她立刻联系了那两个日本人:一个叫森正孝,一个叫松井英介。
他们是那场研讨会的主办方,也是最早关注731部队问题的日本活动者。王选问他们:“我可以加入你们的调查吗?”对方说:“欢迎。”就是这样,她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。
1997年,原告团成立了。团长是王选。最初有108名原告,代表191位死者和3位幸存者。后来人数增加到了180人,分布在浙江、湖南等多个省份。
她带着这些人,三次走进东京地方法院。1997年8月11日,他们正式起诉日本政府。这不是普通的诉讼。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以民间名义,在日本法庭上追问二战真相。
她出庭30多次,每一次都要翻译几百页资料,反复核对证据。她不是律师,但她比律师还懂证据。
为了这件事,她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。她说:“我可以不要房子,不要车,但我不能让这些老人死得不明不白。”
2002年8月27日,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作出一审判决。判了四年,开了28次庭。结果出来了:败诉。但所有人都哭了。
不是因为输了,而是因为——判决书里第一次明确写下:“旧日本军731部队等,在陆军中央命令下,将细菌武器用于实战,日本政府负有国家责任。”
王选当场说了一句话:“败诉,但我们胜利了。”她说得对。因为在这之前,日本政府从来没承认过这段历史。她把真相钉在了他们的法律里。永远抹不掉。
但事情还没完。日本政府不赔钱,不道歉。他们说:“国家无答责”,也就是战争时期,国家对个人不负责任。王选不服,带着原告团上诉到了日本最高法院。
2007年5月,日本最高法院维持原判。十年的诉讼,到此为止。她输了官司,但赢了历史。更重要的是,她让世界知道了:这些事,真的发生过。
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她身边的支持者越来越多。日本有200多名律师为这场诉讼提供支持。他们没有收费,还帮忙翻译、整理证据。日本媒体开始报道731部队的历史,日本年轻人开始质疑教科书的内容。
有人问她:“你恨日本人吗?”她说:“不,我恨的是那些不肯认错的人。”这句话,后来出现在她主编的书《大贱年》里。
2002年以后,她开始整理更深层的资料。她找到了《井本日志》,那是日军作战参谋井本熊男的日记,里面详细记录了细菌战的操作流程。
2011年,她又发现了《金子顺一论文集》,进一步证明了731部队的作战目标。她还找到了原731部队的老兵筱冢良雄,让他在法庭上作证。他说:“我参与过活体实验,我看到人被解剖。”
这些证词,一次次震撼着整个世界。也是这些证词,让一些日本学者被右翼威胁,甚至攻击。她没有退缩。她带着中国大学生进山调查,把“烂脚病”的分布情况整理成12卷本的报告。
2025年,她已经73岁。她还在做事。她还在整理资料。有人说她是中国的“历史守门人”。她自己说:“我只是个老师,我只是不想让这些事被忘记。”但她做的,远比一个老师多得多。
她让我们知道,战争不是只有硝烟和尸体,还有一代又一代的沉默和疼痛。她也让我们知道,中国人不是只能忍着,哪怕再小,也能站起来说:“我不接受。”
这个世界上没有超级英雄。但如果中国有两个王选,她们就能把日本拖回历史的审判席。她们不需要战机,不需要航母。
只需要一个法庭,一份证据,一颗不肯低头的中国心。但问题来了——她已经73岁了。我们还能等多久?
我们常说“铭记历史”,可历史是会冷的。它需要人一点点点燃,一点点守住。
发布于:河南省常盈配资-股票交易配资-在线杠杆配资-在线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