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喽,我是老刘,致力于说道考公的那些事,伴你考公上岸不迷路!
有家长说,儿子今年考上大学,他让儿子从大一就开始学习行测申论,他不相信大学学习4年行测申论,大学毕业了还考不上公务员。
从大一就开始备考,觉醒得真早,如今考公备考,越来越早,这也是考公内卷,笔试成绩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。
但是,要清楚,考公重点考察的是综合能力和素质,而不仅仅是行测申论的应试。能力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学习行测和申论那么简单,为啥有人备考三个月就考公上岸,有人几年都考不上,不是说备考学习不扎实,更重要的原因是能力素质存在差异。
能力素质好,突击备考三四个月,提升快,更容易考公上岸,能力素质差一些,怎么学行测申论,总是提不高成绩。
考公看似是只考行测和申论,实际是考察政治素养、逻辑思维、分析解决问题、语言表达、文字材料、抓住抓重、应急应变、心理调适等能力,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考察,仅靠学习行测和申论不足以提高综合能力。
另外,从大一开始学习行测申论,备考时间拉长,更容易出现疲惫、厌倦,不利于考前冲刺提高应试能力。
展开剩余78%大一大二学生,不建议直接学习行测和申论,以提高综合能力为主,以知识积累为主,把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了,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备考,效果会更好。
1. 多参加社会活动,锻炼自己
大一大二学生多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,像体育活动、文艺汇演活动、参观考察活动、创新大赛等等。
但凡自己能够参加的活动,都积极去参加,每次活动的参加,都在锻炼自己,提高自己的能力。
寒暑假参加当地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,团委每年都会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基本都是安排在政府机关,参加这样的活动,可以亲身体验政府机关的真实工作场景,培养政府思维,感知政府工作。
这对今后考公是很好的帮助。
2. 多阅读书籍报刊,扩充知识
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公务员能力提升方面的书籍,像《读懂新征程200关键词》,了解政治、经济、生态等领域的时代关键概念,像《青年成才方法论》,这本书为青年提供极具价值的成才指引,像《学哲学 用方法》,学习唯物论、辩证法的理论,像《时评写作十六讲》,学习公文写作的选题、立意、论证逻辑。
近期,我会专门出一期推文,推荐大一大二生需要阅读的20本书,敬请关注。
还可以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,扩大自己的知识面,更需要阅读党报党刊,像人民网、学习强国、半月谈等,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政府思维。
大学期间,多阅读,多掌握知识,是非常重要的,不仅仅有利于考公,更会对你一生有很大的帮助。
3. 多旅游,增长见识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都是锻炼自己的好方法。这是古人讲的,如今也很实用。
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,多出去走走,多看看名胜古迹,了解历史文化,多看看美好河山,领略祖国美好疆土,多看看城市发展,体味时代发展的脉搏。
每一次体验,都是增长见识,开阔眼界,提升自己。
旅游该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,大学周边的完全可以都转转,有条件的可以到各地区看看。
4.多写作,增强写作能力
大学生,有文化,有见识,有思想,完全可以写文章,很多情况指示没有写作的意识,没有写作的兴趣。
几百字也可以,几千字也可以,建议给自己定个目标,一个月写一篇,一个周写一篇,或者不定期写一篇。一学期写10篇,大学四年就可以写80篇,积少成多。
可以学习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去写,可以随性去写。
写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,是能力提升的过程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写正能量的东西,切忌发表一些对政策、路线等方面的不当言论。
结束语:
准备大学毕业后考公,大一大二生也没必要急着去学行测申论,而是注重自己的能力提升,素质积累,厚积薄发嘛。
针对考公去提升能力,大三再去备考,效果会更好。
另外,可以多了解一些考公的信息,提前掌握考公的基本知识,像选岗报岗,有利于考公。
多读多写,多出去走走,多参加活动。
你怎么看?
发布于:甘肃省常盈配资-股票交易配资-在线杠杆配资-在线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